找到相关内容1062篇,用时1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佛法的特点(1)

    宇宙人生的根本  在《大乘》中,无著菩萨首先借用佛在《阿毗达摩大乘经》中所说的一个偈颂,来证明阿赖耶识是所知依的法体,是形成宇宙人生的根本原因。如彼偈颂云:“无始时来界,一切法等依,由此有诸趣,及...大师还对当时的印度佛教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例如:大师为平息当时的空有之争,会通大乘学说中的“瑜伽学”与“中观学”,故作《会宗》三千颂;为折服小乘学者《破大乘》的异说,作《制恶见论》一千六百颂;为令国王...

    释悟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261680.html
  • 佛教从般若到如来藏、佛性思想的发展及意义

    有无漏种子,而无漏种子非虚妄分别识自性,多少还有如来藏的形迹。也许为了这样,《瑜伽》《摄决择分》,《大乘》改取了新熏说。但新熏无漏种,是‘法界等流闻熏习’,‘...发展了般若缘起思想。   关键词:新旧三之别 般若与佛性 般若学认识论思想 人的主体性与如来藏佛性   佛教缘起论说诸法无我,大乘般若学认为万事万物是因缘而起的,是无自性的,是空的,带有反本体论...

    蔡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561924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》的圆顿法门--从无住本立一切法

    。真俗别照,即是智障。故《大乘》云:“智障甚盲闇,谓真俗分别。”智障者,依阿黎耶识。识即是无明住地。无明住地即是生死根本。故此经云:“从无住本立一切法”。无住本者,即是无始无明更无别惑[为]所依住...非因缘生,非离法性离无明而有生也。若四句检,无明本自不生。生源不可得,即是无始空,是名空三昧,空“无住之本一切法”也。若尔,岂全同《地》师计真如法性生一切法?岂全同《大乘》师计黎耶识生一切法也? ...

    刘昌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4262078.html
  • 白云老禅师著:唯是心理学

    瑜伽,百法明门论,大乘五蕴,唯识二十,唯识三十论颂,大乘,显扬圣教论,阿毗达摩杂集大乘庄严经论。  (注:参阅佛教大藏经。)  九、唯识于心理的识辨  唯识于了别的根本理论,说“根”与“尘...生,极易沟通其道理;而所薰种子的状况,在心理的意识活动上,所凭借的是什么?其能所关系如何?却是令人不易了解。因此,唯识学种子与现行的能所关系,有如下的说明:  1、依言语文字--心理的反应,从言语和...

    白云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762117.html
  • 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

    等一切法皆空无自性。  八、真德不空宗:认为妙有的真实之德并非空无,这是“法相宗”(《唯识论》、《大乘》等)与“法性宗”(《大乘起信》等)的主张。特别是宣说具备常、乐、我、净真实之德的佛性与如来... 大众部之于大乘说  主张大乘佛教是由大众部开展出来的近代学者方面,如前田慧云(1857-1930)《大乘佛教思想》(《大●●教思想》,页 309)、木村泰贤(1881-1930)《大乘佛教思想...

    水野弘元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0762303.html
  • 华严金师子章评述

    中国摄论师讲授大乘的论点、天台宗和唯识宗的理论,会通糅合、加工改铸的产物。华严金师子章一面继承空宗的缘起说,否定一切现象的自身质的规定性,但是又不满意那种心境皆空、主体和客体都不存在的论点,而主张...为华严宗贡献了佛教理论和培养了门徒。他参加翻译大量的佛教经典,除了参加翻译八十卷华严经,培补旧译经中入法界品的两段阙文,并宣称讲三十几遍外,还参加翻译大乘入楞伽经、密严经、文殊授经记、金光明最胜王经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2462433.html
  • 莲宗诸祖生平与思想(1)

    落实专修的原则。四修法是:恭敬修(恭敬殷重的礼拜法)、无余修(专修称名,不杂余行)、无间修(心行相续,无有间断)、长时修(常恒不退,毕生相续)。此四修法原出自《大乘》所述,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中,依...礼拜。所以我来这里绕塔,以示恭礼之心。"   2.思想  永明大师集大乘佛法为一身,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、会归净土的思想,主张祖佛同诠、禅教一体,折衷法相、三、华严、天台,以禅融合贯通之。持律精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062466.html
  • 五蕴心理学导论──佛家的觉醒和超越

    用依处论说明的,如《大乘根本识是所知依、种子依、染净依;实现开悟实现心理转变,叫做转依,意即转变依处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“处”本义,指根身,叫做依缘,意谓根身是心理的所依凭者。在根本佛教中,界、处...知识,说明心理系统的时空相续统逻辑结构,第七章略示佛家心理学的特殊理论,分别为五蕴心理学在人生宗教中的应用和最见佛家特色的内明理,重点说明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原理,包括被视为神秘之域的道果原理和禅宗...

    惟海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2262479.html
  • 菩萨律仪

    摄律仪戒、饶益有情戒。复次,饶益有情戒,不作于生有损之事,是摄律仪;作饶益有情之善事卽是善行,是摄善法;故饶益有情戒亦卽是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。当知三聚,随举一聚,卽具三义,不过就胜,各得其名。大乘以四...在大戒。瑜伽、地持,谓摄律仪戒,卽是七众别解脱戒,此专在小。通而为言,凡是恶行所当止的,皆名律仪戒。此中言「」,有括无不尽之意。故大乘摄律仪戒,应包大小乘一切律仪戒而言。摄善法戒者,能圆满一切佛法,...

    续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0962887.html
  • 启绝学于再生 显悬壶以济世——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微

    生兜率天经讲要》、《瑜伽真实义品讲要》、《瑜伽师地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》、《辨法法性论讲记》、《辨中边论颂释》、《大乘论初分讲义》、《新的唯识论》、《唯识三十讲录》、《唯识三十讲要》、《唯识三十...居士的唯识学,最突出的一点是分唯识与法相为二门,这一分法尽管佛学界至今尚未公认,但其影响却不可小视。欧阳竟无居士认为,属唯识门的经论,有无著的《大乘》,世亲的《唯识二十》,天亲的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5762986.html